2014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GDP排名
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、西至云南,涉及上海、重庆、江苏、湖北、浙江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11省市。2014年一季度,重庆GDP增速10.9%排第一,江苏总量12892亿元排第一,湖北总量5137.26亿元排第五,增速9.2%和湖南并居第五。2014年一季度GDP数据显示,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,重庆增速第一,江苏总量第一,湖北总量和增速均列第五。
与全国一季度7.4%的增速相比,长江经济带共9个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水平。湖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8个百分点,但是相比去年同期9.7%的增速,放缓了0.4%。
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,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。农业生产开局良好,工业生产加快,消费市场保持稳定,外贸出口增幅提升,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,金融市场运行平稳,居民消费价格涨势较为平缓,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。
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格局中,湖北具有 “三大优势”: 首先,干线最长,长江湖北段干线全长1061公里,占长江干流三分之一,拥有2051公里长江岸线(含洲岸线165公里)。
长江经济带五大优势
一是交通便捷,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。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,经济腹地广阔,不仅把东、中、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,而且还与京沪、京九、京广、皖赣、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,承东启西,接南济北,通江达海。
二是资源优势。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,其次是拥有储量大、种类多的矿产资源,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,开发潜力巨大。
三是产业优势。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,我国钢铁、汽车、电子、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,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、大运量、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。此外,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,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%以上。
四是人力资源优势。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,人才荟萃,科教事业发达,技术与管理先进。
五是城市密集,市场广阔。1995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个,占全国城市数量的33.8%;城市化水平约为50%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;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.16倍。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,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,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,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,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2015年世界GDP排名 中国经济总量在各国中排名2016-01-19 |
2013年世界各国GDP排名2014-07-02 |
2013年世界人口排名(各国最新数据)2014-07-02 |
2014中国人均健康寿命在全世界排名2014-08-05 |
2015-2016年世界各国GDP排名_全球国家经济总量2015-11-14 |
印度人口_2014年印度人口数量有多少?2014-09-23 |
2013年IMF世界各国人均GDP权威排名2014-03-11 |
2014全国总人口数量13亿6072万 各省人口数河南2014-10-12 |
201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排行榜_中国城市人口2014-09-17 |
欧洲各国家面积、人口和经济GDP排名2014-08-0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