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1年03月02日
科睿唯安发布了“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”。名单根据全球科学家在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进行综合考量,此次共计有6167人入选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,人选涵盖了全球60多个国家。
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数量TOP10
| 主要国家/地区 | 高被引科学家总人次 | 入榜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百分比 |
| 美国 | 2650 | 41.5 |
| 中国内地 | 770 | 12.1 |
| 英国 | 514 | 8 |
| 德国 | 345 | 5.4 |
| 澳大利亚 | 305 | 4.8 |
| 加拿大 | 195 | 3.1 |
| 荷兰 | 181 | 2.8 |
| 法国 | 160 | 2.5 |
| 瑞士 | 154 | 2.4 |
| 西班牙 | 103 | 1.6 |
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(中国内地单位)
| 序号 | 单位名称 | 入选数量 |
| 1 | 清华大学 | 55 |
| 2 | 中国科学院 | 55 |
| 3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30 |
| 4 | 北京大学 | 24 |
| 5 | 浙江大学 | 24 |
| 6 | 苏州大学 | 19 |
| 7 | 北京理工大学 | 17 |
| 8 | 电子科技大学 | 17 |
| 9 | 东南大学 | 16 |
| 10 | 复旦大学 | 16 |
| 11 | 华南理工大学 | 16 |
| 12 | 上海交通大学 | 16 |
| 13 | 湖南大学 | 14 |
| 14 | 中山大学 | 14 |
| 15 | 华中科技大学 | 13 |
| 16 | 西北工业大学 | 13 |
| 17 | 北京华大基研究中心 | 12 |
| 18 | 南开大学 | 12 |
| 19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10 |
| 20 |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 10 |
| 21 | 北京空航天大学 | 9 |
| 22 | 武汉理工大学 | 9 |
| 23 | 广东工业大学 | 8 |
| 24 | 山东大学 | 8 |
| 25 | 上海大学 | 8 |
| 26 | 福州大学 | 7 |
| 27 | 华东理工大学 | 7 |
| 28 | 南京大学 | 7 |
| 29 | 深圳大学 | 7 |
| 30 | 四川大学 | 7 |
| 31 | 中国农业大学 | 7 |
| 32 | 北京化工大学 | 7 |
| 33 | 辽宁工业大学 | 6 |
| 34 | 南昌大学 | 6 |
| 35 | 天津大学 | 6 |
| 36 | 武汉大学 | 6 |
| 37 |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| 6 |
| 38 | 中南大学 | 6 |
| 39 | 吉林大学 | 5 |
| 40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 5 |
| 41 | 厦门大学 | 5 |
| 42 | 山东科技大学 | 5 |
| 43 | 同济大学 | 5 |
| 44 | 西安交通大学 | 5 |
| 45 |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 5 |
| 46 | 重庆大学 | 5 |
| 47 | 北京科大学 | 4 |
| 48 |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| 4 |
| 49 | 华中农业大学 | 4 |
| 50 | 华中师范大学 | 4 |
| 51 | 南京工业大学 | 4 |
| 52 | 南京理工大学 | 4 |
| 53 | 南京农业大学 | 4 |
| 54 | 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 | 4 |
| 55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4 |
| 56 |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| 4 |
| 57 | 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 | 4 |
| 58 | 华南农业大学 | 3 |
| 59 | 江苏大学 | 3 |
| 60 | 陕西师范大学 | 3 |
| 61 | 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 | 3 |
| 62 | 扬州大学 | 3 |
| 63 |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| 3 |
| 64 |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 | 3 |
| 65 |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| 3 |
| 66 | 安徽工业大学 | 2 |
| 67 | 北京工业大学 | 2 |
| 68 | 北京交通大学 | 2 |
| 69 | 东北大学 | 2 |
| 70 | 哈尔滨工程大学 | 2 |
| 71 |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| 2 |
| 72 | 湖南工业大学 | 2 |
| 73 | 湖南师范大学 | 2 |
| 74 | 华东师范大学 | 2 |
| 75 | 济南大学 | 2 |
| 76 | 兰州大学 | 2 |
| 77 | 南京范大学 | 2 |
| 78 |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| 2 |
| 79 | 南京邮电大学 | 2 |
| 80 | 青岛大学 | 2 |
| 81 | 曲阜范大学 | 2 |
| 82 | 山东师范大学 | 2 |
| 83 |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 2 |
| 84 | 西华师范大学 | 2 |
| 85 | 浙江师范大学 | 2 |
| 86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 2 |
| 87 | 中国海洋大学 | 2 |
| 88 |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| 2 |
| 89 |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 2 |
| 90 |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| 2 |
| 91 | 中国科学院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| 2 |
| 92 | 中国矿业大学 | 2 |
| 93 | 安徽财经大学 | 1 |
| 94 | 安徽大学 | 1 |
| 95 |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| 1 |
| 96 | 北京师范大学 | 1 |
| 97 | 北京邮电大学 | 1 |
| 98 | 渤海大学 | 1 |
| 99 | 常州大学 | 1 |
| 100 | 大连工业大学 | 1 |
| 101 | 大连海事大学 | 1 |
| 102 | 大连理工大学 | 1 |
| 103 | 东北财经大学 | 1 |
| 104 | 东北石油大学 | 1 |
| 105 | 东华大学 | 1 |
| 106 |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| 1 |
| 107 | 福建范大学 | 1 |
| 108 | 广东省癌研究所 | 1 |
| 109 | 广西师范大学 | 1 |
| 110 | 广州大学 | 1 |
| 111 | 合肥工业大学 | 1 |
| 112 | 河海大学 | 1 |
| 113 | 河南师范大学 | 1 |
| 114 | 黑龙江大学 | 1 |
| 115 | 湖北工业大学 | 1 |
| 116 | 湖北民族大学 | 1 |
| 117 | 华南师范大学 | 1 |
| 118 | 淮阴师范学院 | 1 |
| 119 | 军事医学科学院 | 1 |
| 120 |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| 1 |
| 121 | 南京医科大学 | 1 |
| 122 | 三映大学 | 1 |
| 123 | 山东财经大学 | 1 |
| 124 | 山西大学 | 1 |
| 125 | 上海财经大学 | 1 |
| 126 | 上海理工大学 | 1 |
| 127 |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| 1 |
| 128 |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1 |
| 129 | 韶关学院 | 1 |
| 130 |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| 1 |
| 131 | 苏州科技大学 | 1 |
| 132 | 太原科技大学 | 1 |
| 133 | 太原理工大学 | 1 |
| 134 | 西安理工大学 | 1 |
| 135 | 西湖大学 | 1 |
| 136 | 烟台大学 | 1 |
| 137 | 壹基因 | 1 |
| 138 | 云南大学 | 1 |
| 139 | 云南师范大学 | 1 |
| 140 | 长沙理工大学 | 1 |
| 141 | 浙江工业大学 | 1 |
| 142 |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| 1 |
| 143 | 中国科学院大学 | 1 |
| 144 |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| 1 |
| 145 |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| 1 |
| 146 |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| 1 |
| 147 |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| 1 |
| 148 |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| 1 |
| 149 |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| 1 |
| 150 |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| 1 |
| 151 |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| 1 |
| 152 |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| 1 |
| 153 |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| 1 |
| 154 |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| 1 |
| 155 |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 | 1 |
| 156 |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| 1 |
| 157 |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| 1 |
| 158 |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| 1 |
| 159 |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| 1 |
| 160 |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| 1 |
| 161 |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 | 1 |
| 162 | 中国农业科学院 | 1 |
| 163 | 中国气象局 | 1 |
| 164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| 1 |
| 165 |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 | 1 |
| 166 | 中国水稻研究所 | 1 |
| 167 |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 | 1 |
| 168 | 中科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| 1 |
| 169 |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| 1 |
| 170 | 中央民族大学 | 1 |
| 171 | 重庆邮电大学 | 1 |
科睿唯安2020全球高被引名单解读
从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国家和地区数量来看,美国以2650名上榜科学家位列全球第一,占据榜单总人数的41.5%,高被引科学家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。
中国内地共计有770人上榜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,上榜“高被引科学家:名单百分比为12.1%,同比2019年增加了134人。英国高被引科学家人次为514人,排在全球第三位。德国高被引科学家人次345人,澳大利亚高被引科学家多达305人次。
从中国内地入选科学家所在单位来看,清华大学位居首位,达55人次;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30人次入选,紧随其后;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共有24人次入选,并列第三位。
延伸阅读:
| 韩国五大财阀排名_韩国最有名的家族企业排2014-12-05 |
| 世界各国以及人种智商IQ排行2013-05-28 |
| 2020年麻豆传媒女主颜值排行榜 女主介绍2021-03-02 |
| 全球最有权力的十大女性2014年Top10排名2014-09-28 |
| 美国十大最具政治实力家族排名2014-08-06 |
| 日本十大女声优排行榜2021-03-02 |
|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IQ排名2013-05-27 |
| 2020年斯隆研究奖获奖名单2021-03-02 |
| 日本人最常见姓氏排名_日本百家姓排行榜2014-09-02 |
| 美国时代周刊2013年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2013-04-19 |
新榜速递
最新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