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财经 > 城市 > 本文 简体中文 繁體中文

2013年中国经济前20名城市排名分析(2)

作者:PHBang   来源: 观点地产网   时间:2014年09月17日

二、人口规模与房价水平未必正相关,须同时考虑经济实力与城市人口密度

从人口规模看,GDP排名前20的城市中重庆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四个直辖市的常住人口最多,除了天津,其余城市常住人口均超过2000万人。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除四个直辖市之外还有成都、苏州、广州、深圳和武汉共9个城市。这些城市的GDP排名也都位于前九位。可见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吸附作用很大。人口规模与房价水平不完全正相关,应该同时考虑城市人口密度,经济总量大,人口密度大,则平均房价一定高,如深圳城市人口密度最高,为5323人/平方公里,比位居第二的上海多出一倍多。深圳有特殊性,因为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是由一个小镇发展起来,没想到经济发展快,吸附大量外来人口,城市面积扩容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,造成了高房价。城市人口密度在1000人/平方公里以下的城市,房价水平不会太高。人口总量排名第一的重庆人口密度最小,为360人/平方公里,主要是重庆地域广阔,建成区面积不大,如2013年重庆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278平方公里,远不及排名前四名城市上海(1563平方公里)、北京(1268平方公里)、广州(700平方公里)、深圳(661平方公里)。
2013年中国经济前20名城市排名分析(2)
2013年中国经济前20名城市排名分析(2)
三、收入房价比未必全面反映城市购买力,人均GDP与房价比反而更为客观反映房价承担力

通常而言,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对房价的影响比较大,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。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,在GDP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4万元的城市有6个,分别是深圳、上海、广州、宁波、苏州、北京,其中深圳最高,为44653元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中四个一线城市均在前列,比较符合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,同时和房价水平具有一致性。唐山、郑州和重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处于末位,这些城市的平均房价排名也居后。从增长率来看,各城市的增长率都在9%-11%之间波动。
2013年中国经济前20名城市排名分析(2)

不过,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值看,经济越发达,反而比值越低,如四个一线城市,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值在1.7至3.2之间;相反经济实力排名靠后的城市,比值越高,如排名最后5名城市的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值在2.9至5.3之间。这个数据是否说明,一线城市因为高房价,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低,承受力不足,而房价水平低的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承受力反而更强?

我们先不回答这个问题,再看一组数据,即人均GDP与房价的比值,这个比值指标也是比较重要的。

前文已经分析,城市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重要指标,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真实经济发达水平,而人均GDP与房价之比同样能够反映一个城市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。通常而言,比值越高,居民承受能力越大,比值越小,居民承受能力越低。

延伸阅读:


Copyright @2007-2022 PHB.net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网站地图 |